而今年,对于中国境内的汽车场地赛事而言,似乎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不得不说,时隔多年,CTCC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今年是个特别的年份,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TCC)同场运动杯更名中国杯。而我,也不再是那个坐在新闻中心里盯着大屏幕狂写赛事和满赛车场跑来跑去采访车队和车手的赛车记者。而是一名可能会去跑分站赛的参赛车手。对于CTCC,既熟悉,又陌生,很多熟悉的车队,车手也都已经转会或者退役,还有我职业生涯里的领路人,如果他看到今年CTCC的阵容,会很开心吧。
回想起,第一次去上海国际赛车场,一个长差出了半个月,先是各种展会,然后去给各种厂商做新车赛道测试,又跑去天马山赛车场帮耐特通轮胎做新产品测试。驾驶凯迪拉克,野马5.0,福克斯ST和嘉年华ST,跟江浙沪本地的媒体交流。然后去ASI汽车运动展,结束后再去CTCC冠军车手夏禹家拿工作车去赛车场报到,每天忙到只有3小时时间睡觉。那时候的超级杯和票房保证组战况激烈,参赛车辆也很多。海马,起亚,福特,上海大众等等老炮车队的巅峰时代。反正,用朋友的话说,没见过哪个人工作是这么有趣的,可以天天泡在赛车场。
之后的CTCC似乎进入一个窘境,记得有一年赛前发布会,超级杯+量产组只有十几辆车。那时候很多人在问,中国赛车是不是完蛋了。我也在想,我不会要失业了吧。再之后,WTCC结束转型TCR系列赛,TCR CHINA开启,我所属团队帮合作客户车队拿到两个年度总冠军。今年,这个中国场地赛车最高竞技场慢慢回归它应有的规模。2025赛季的首战是上海站,居然有200位车手报名。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时代。细想一下,原来CTCC初办至今也有21年历史了。
珠海国际赛车场的建设意义
1994年,中国境内第一个国际赛车场项目在广东省珠海市落地,1996年赛车场建成投入使用,同年11月举办了BPR环球GT锦标赛。这是在中国大陆举办的第一个世界级GT赛事。1999年,珠海国际赛车场举办了国际汽车联盟GT锦标赛。更获安排在F1赛程的分站赛候补名单之中,引来来全世界广泛关注。
然而,这个万众瞩目的中国首个F1级别国际赛车场并没有真的成为F1中国站场地,不过这29年来,珠海国际赛车场也主办和承办过亚洲赛车节、香港房车锦标赛、澳门房车锦标赛、亚洲三级方程式挑战赛、莲花跑车挑战赛、超级跑车挑战赛、亚洲雷诺方程式挑战赛、迷你车赛、珍藏车赛、ZIC摩托车锦标赛、中国全国场地锦标赛、康巴斯方程式系列赛等等,当然也包括中国房车锦标赛重要的分站赛。
只不过让人无奈的是,这个中国第一个永久性奥林匹克运动场目前在面临拆场的危机。说来也真是无语,哪怕日本那种弹丸之地,也没有听说过会为了卖房子或者有因为区域性规划失误导致有地产商能跑到赛车场附近建了商品房,然后被里面的居民投诉噪音而要拆掉赛车场的。这种奇葩的事情,在中国似乎很常见。
中国汽车场地赛事的起点
2004年对于中国赛车史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上海国际赛车场正式落成,并于秋季承办了首届F1中国大奖赛。自此,中国赛车运动的国际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年,在首迎国际顶级赛事F1的高光之下,有一项本土化赛事也开始起步,这项赛事见证了中国场地房车赛的一步步发展。
那一年,还不叫CTCC这个名字,当时这项赛事叫做CCC-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如前文说的,在2004年之前的中国赛车圈,场地赛的受关注程度是远远低于拉力赛的,车迷们记得港京拉力赛那些明星车手,记得WRC中国站飞驰而过的555赛车。场地赛呢?只有些许资料记述着北京某个小驾校中,数辆方头捷达同场竞技。
赛车运动在中国刚刚萌芽的阶段,场地赛确实不如拉力赛容易推广,不同于拉力赛的乡村土路,场地赛需要高标准的赛道和配套设施,这一切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赛车人来说并不简单。随着F1将在上海承办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随着上赛道的竣工日期一天天临近,中国场地赛车也迎来了机会,F1即将登陆中国带来的赛车热潮,再加上顶级的赛道和配套设施,举办一场国人自己的场地赛已不遥远。
2004年6月初,首届F1中国大奖赛开始前的三个月,作为上海国际赛车场试运营后的首场大型汽车赛事,CCC的揭幕战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打响,这是上海国际赛车场承办的首场赛事,也是中国房车锦标赛的首场比赛,中国场地赛终于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之后几年,赛事管理人员几经变动,CCC的参赛阵容倒是没有被影响到核心底蕴。
2008年,CCC的运营方上海力盛与广东国际赛车场(GIC)签下长达10年的场地租赁运营协议,2009年,CCC更名为CTCC,即“中国房车锦标赛”。改名虽小,变化却不少。第二年,CTCC整个赛程就从原本CCC时代的六站增加至八站,还统一了轮胎供应商。而CTCC的开幕战从珠海站变成了肇庆站。广东国际赛车场这个全长仅2.8公里的F3级别赛车场,最终成为了全世界最小的FIA认证赛车场之一。也是CTCC极其重要的厂商车队大本营之一。谁能想到,如今这个早已褪去光环的GIC赛道里面驻扎着的100多支车队里有相当一部分是CTCC厂商车队底蕴。
2010年,CTCC首设厂商杯;同年的第六站,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成为该赛事历史上首场街道赛。2011年后,伴随WTCC的浪潮,欧洲人嗅到了中国市场的前景,两项赛事实现首次合作。2014年,上海国际赛车场CTCC分站赛和WTCC分站赛合作剧本,国内赛道也出现了WTCC赛车的身影。同年,CTCC首度走出国门,去往韩国国际赛车场,这里也曾是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的举办地。2016年,CTCC首次启用外援模式同场竞技,每个车队可以付费邀请全球各地职业车手作为外援,参加全年八站比赛的其中六站,保障厂商杯冠亚季军的角逐激烈程度,也算是给了中国车手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于是前WTCC世界冠军车手,英国车手罗伯特荷夫以外援身份出现在上汽大众333车队。
后记
如今的CTCC中文全称叫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赛程全年共六站,外加一个澳门站,意思就是每年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会有一个CTCC的收官战。CTCC一步步走来,不仅仅是中国场地赛车的缩影,更是中国赛车运动的写照——更好的赛道,更快的赛车,更专业的车手,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在一直向前。
随着各项汽车赛事重回正轨,我们等待着CTCC赛车在上赛道飞驰,期待着中国赛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赛车人的努力,看到了赛车运动逐渐走向更多人,见证了中国车手站上国际赛事的最高领奖台,未来的可能性还有很多很多。下一集,我给大家说说CTCC一路走来的赛车都有哪些,敬请期待!
欢迎线上购买《汽车之友》杂志
北京时尚
成都杂志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