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亲历奥运——举重运动员王才喜
1988年 汉城奥运会
王才喜:虽有遗憾,但问心无愧
王才喜,海宁人,1964年出生。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子60公斤级举重选手,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共获十项全国冠军,他是60公斤级亚洲纪录保持者。1990年至今,国家级教练员,培养唐德尚、冯吕栋获得多次世界冠军。今年五月从浙江省举重男队主教练岗位退休。
作为海宁人能参加1988年汉城奥运会,要感谢家乡。
作为运动员,能参加奥运会,是一生的追求。这么多运动员,能参加奥运会的,毕竟是凤毛麟角的。
说实话,参加1988年的奥运会,我是留有遗憾的。
当时我参加项目是举重,有三次试举机会。但那时年轻想法多,所以一心想冲前三名,结果赛前有点伤病,三把试举都失败了。我后来想一想,遗憾是遗憾,但我觉得问心无愧,因为我都努力了,过程也都走好了。
我相信一句话:天道酬勤。你干任何一件事情,必须要付出。不付出肯定达不到目标。做教练员以后,我一直这么教导运动员。
我做教练多年,所教的队员拿到过世界冠军。2011年,我教的运动员是世界冠军。按惯例来讲,2011年的世界冠军基本上就是2012年的奥运冠军。很可惜,因为运动员膝关节受伤,结果在预选赛上,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所以奥运会也没有参加。这也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今年我退役了,家乡这边的体校让我过来,我就毫不犹豫来了。发挥点余热之外,也为自己的奥运梦想,再努力一下。希望在这批体校孩子里,能实现我的奥运梦想。
我们亲历奥运——田径运动员赵莹莹
2004年 雅典奥运会
赵莹莹:奥运记录我人生美好的瞬间
赵莹莹,1983年出生,海宁人,曾参加第28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撑竿跳高项目。
2009年退役,目前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反兴奋剂工作。
雅典是现代奥运会的起源地,曾在1896年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2004年再次举办夏季奥运会有着不一样的深意,我有幸能站在这片土地上参加比赛,是骄傲的、自豪的。
记得当时的预赛是分2组同时进行,我最终以4米30的成绩排在小组11,未能进入到决赛,遗憾结束自己的奥运之旅。决赛当晚,伊辛巴耶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4米91,我在决赛现场见证了一代撑竿跳高女皇的诞生,感受到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的奥林匹克精神。
女子撑竿跳高这个项目是2000年悉尼亚运会才进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目前我们在奥运会上最好的比赛成绩是嘉兴籍运动员,也是我的师妹徐惠琴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的第八名。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能参加奥运会是运动员生涯的终极目标,能在奥运会上取得满意的成绩,那是在享受鲜花与掌声中不迷失自我,在失败与挫折中扛住压力,在汗水和泪水中拼出来的。
巴黎奥运会开赛在即,希望参赛的运动员能发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巴黎,让国歌响彻巴黎。同时也希望家乡能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能有更多的运动员身穿国服,为国争光,为省添彩。
我们亲历奥运——冬奥会雪车运动员杜佳妮
2022年北京冬奥会
杜佳妮:因“奥运梦”而无畏
杜佳妮,海宁人,1999年出生,出征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雪车运动员。
2020年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雪车项目中获女子双人车冠军,实现了嘉兴在全国冬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杜佳妮入选中国代表团名单,成为首个登上冬奥舞台的浙江籍女运动员。
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是我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我见证冬奥会在首座双奥之城开幕。
在双人雪车比赛中,我和搭档应清一起配合了三个赛季,我是坐在后座,担任一名制动员,我需要在行驶过程中牢记每一个弯道,为刹车做好准备,也需要在雪车经过终点后,迅速拉住刹车使它安全停下,不翻车。这次奥运之旅我和应清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属于我们的两天没有遗憾,中国雪车队也将继续向前!
HAINING
权威发布 民生服务
先关注 后星标
本文内容来源:读嘉
编辑:谭叶琳
大家都在看
1
海宁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书记对全体干部说了这番话
2
中科院博士和针灸硕士,海宁90后夫妻可“研”可“甜”!
3 入选《世界名人录》,这位海宁籍教育家、科学家“落叶归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