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进行走、跑、跳、下蹲等动作时,都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压力。而膝盖之所以能在日复一日的压力下避免受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被称为膝关节“缓冲垫”的半月板发挥作用。
半月板是自带弹性的纤维软骨,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两部分。由于形状很像弦月,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半月板”。半月板被股骨与胫骨,也就是大腿骨和小腿骨夹在中间,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当我们运动时,股骨和胫骨会发生摩擦和撞击,此时半月板就会吸收震荡、增加润滑、减少摩擦,如同“避震器”一般。此外,半月板还会通过摩擦将关节液涂抹在关节软骨上,起到营养关节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半月板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可维持到70岁以上,但不科学的运动方式、不良的体态都可能使它受伤,且很难自愈。当半月板损伤后,通常伴随着4种典型症状:分别是膝关节肿胀、膝关节两侧疼痛、做屈伸活动时膝关节弹响,以及膝关节“交锁”。交锁是指半月板的碎片卡在关节中,导致膝关节运动受阻的情况。在各种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的因素中,“膝关节过度旋转”最为常见,多发于篮球、足球、滑雪等需要膝关节大幅度扭转的运动中。
为了避免损伤,在运动前应充分热身10~15分钟,尤其要重视下肢的活动。可以尝试开合跳、侧滑步等动作来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关节粘滞,从而降低损伤风险。在运动过程中,要把控运动强度,不盲目挑战高难度动作,也可以佩戴护膝、运动贴布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全文
除了过度旋转,过度负重也是半月板损伤的常见原因。在进行举重、深蹲等需要大量屈膝的运动时,要确保姿势正确,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如果已经存在膝关节不适则建议暂停训练。
如果是老年朋友或是超重人群,建议少做登山、爬楼等使膝关节负担较大的动作。除了运动损伤,下楼梯时踩空、从高处落地时单脚落地等情况也容易损伤半月板,日常也要多留意。
半月板损伤一旦出现通常难以自愈,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因意外出现急性损伤,要记得遵循5步处理法:
第一步是“保护”,需要立即停止运动。
第二步是“休息”,要保持静坐或平躺,直至患处痛感减轻。
第三步是“冰敷”,使用冰水混合物对患处进行降温,抑制疼痛,减少炎症反应。
第四部是“加压”,通过纱布、护具对患处加压,预防损伤加重,这一步骤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第五步是“抬高”,将患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以便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关于作者
深耕食品营养领域,健康社区公益讲师、资深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体重管理教练。通过个性化饮食调养方案和营养师干预,帮助客户解决健康问题,擅长体重管理、慢病的饮食与营养干预。
通过健康教育和项目孵化帮助有志于健康管理领域发展的朋友提供创业指导。
咨询个性化保健方案
传递健康能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